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资讯
全球今亮点!王羲之:被世人尊称一代书圣,《兰亭集序》背后故事,你知道多少
来源:     时间:2022-12-20 00:04:54

文圣孔子,武圣关羽;酒圣杜康,茶圣陆羽;

史圣司马迁,画圣吴道子;诗圣杜甫……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还有一位,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,书法兼善隶、草、楷、行各体,冠绝古今,所作《兰亭序》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

他就是书圣,王羲之。

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王羲之以及其书法作品背后的故事。

公元353年的三月三日,是一年一度的上巳节。

在这天,人们会结伴去河边饮宴游玩,沐浴春风,以此来消灾祈福。

这一天“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”。

许多知名文人,相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,共同参加了一场载入史册的盛会。

流觞曲水,觥筹交错,饮酒赋诗,弹剑抚琴,喧闹之中又不乏祥和之气。

酒酣耳热之际,但见其中一人拂袖而起,大笔一挥,便为后人留下了这“天下第一行书”——《兰亭集序》。

此人便是被后世誉为“书圣”的东晋书法家——王羲之。

小时了了大亦佳

王羲之生在书香门第,他的父亲王旷是一个书法爱好者,收集了许多书法典籍。

耳濡目染下,幼年的王羲之对书法充满了热爱,而且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。

王羲之七岁时就以“善书”闻名,当别的小伙伴还在玩泥巴的时候,他已经可以提笔成书了。

爱迪生说:

“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,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”。

王羲之的“艺术人生”,就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。

他不仅天赋极高,而且善于学习。

有一次,十二岁的王羲之在父亲的枕头下面,发现了一本书法秘籍——《笔说》。

于是他便偷偷拿来读,父亲发现后问道:

“你为什么偷我的秘籍?”

王羲之听了,只是微笑不语。

在一旁站着的母亲则笑着说:

“欲看尔用笔法。”

父亲见王羲之年纪幼小,认为他掌握不了秘籍中的奥妙,便对他说:

“等你长大成人后,我再传授给你吧。”

不想王羲之却诚恳说道:

“使待成人,恐蔽儿之才也。”

父亲听后大奇,深觉此子是个可造之材,于是便将《笔说》传授给了他。

此后,王羲之勤加练习,不到一月功夫,书法水平已是大有长进。

就连当时的书法大家卫夫人看了之后,也不由得点头称赞。

王羲之学习书法极为认真,他十年如一日地苦练着,甚至连吃饭、走路的时间都不放过。

有时候身边没有纸笔,他就在自己的衣服上练习。

久而久之,衣服都被划破了。

他还常常在池塘旁边练习,就池洗砚,时间长了,池水尽墨,人称“墨池”。

也正是王羲之的苦心钻研,使得他的笔力达到了常人所不能及的地步。

后来,皇帝要到京都北郊的覆舟山去祭神,事先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竹板上,然后再派人去雕刻。

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,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,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!

刻者不由得惊叹其笔力雄劲:“竟入木三分!”

奇才妙思原堪夸

笔法日益精湛的王羲之在当时就已备受推崇,很多达官贵人都愿意与之相交,他的作品更成了世人爱不释手的宝物。

每逢春节,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,王羲之家自然也不例外。

可令他想不到的是,自己家的春联刚贴出去不久,就被人给揭走了。

谁让你是大名鼎鼎、一字千金的“王书圣”呢,活该你家春联被偷!

王羲之虽然很无奈,但也没有生气,于是他又写了一副春联贴于门上。

可还没等到第二天,春联就又被人揭走了。

除夕将至,怎可无联,为了防止春联再被揭走,王羲之大笔一挥,又写了一副春联——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。

家人一看,都觉得不可行,这两句话实在是太不吉利了,哪儿能当春联啊?

不过,王羲之并没有理会,还是坚持把它贴在了门上。

到了初一早上,王羲之出门一看,春联果真没有被揭走。

这样不吉利的春联,还真就没几个人敢动的。

但没揭走归没揭走,由于此联过于奇葩,王家门口聚集了不少来看热闹的人,有的人更是讥讽王羲之“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”。

就在众人都对这副“奇葩春联”指指点点时,只见王羲之从容提笔,在对联上填补了几个字,众人一看,纷纷拍手叫好。

那王羲之是怎么改的呢?

上联:福无双至今朝至

下联:祸不单行昨日行

填补几个字,使得原本不吉利的春联,一下子变成了辞旧迎新的喜庆春联,果真称得上是生花妙笔!

天生才士定多癖

但凡文人才士,大都有自己独特的癖好。

比如有人癖于书,有人癖于钱,也有人癖于刀剑,但王羲之却癖于鹅。

对他而言,欣赏一头大鹅,无异于欣赏一篇炉火纯青的书法作品。

所以当他听说有一个道士喜欢养鹅时,便在第一时间前去拜访了。

看了之后,王羲之非常中意那些鹅,便想向道士求购一只。

道士深知王羲之是大书法家,便对他说:

“为写《道德经》,当举群相赠耳。”

王羲之二话没说,欣然写毕,笼鹅而归,喜不自胜。

王羲之喜爱养鹅,固然是文人雅事、陶冶情操,但更为关键的是:

他能从鹅的体态、姿势中,体会出书法运笔的奥妙,从中领悟执笔、运笔的道理。

比如,他认为执笔时,食指要像鹅头一样昂扬微曲;运笔时,则要像鹅掌拨水一样,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。

当然,王羲之可不只是个养鹅写字的文人,更是一个心怀苍生的君子。

东晋王朝偏安江南一隅,内忧外患,政治腐败,底层百姓苦不堪言。

王羲之体恤民生疾苦,关心时事,在为官任职之时,常常知无不言,面对狂妄的权臣敢于直谏,面对昏庸的皇帝也是毫不留情,“以骨鲠称”。

针对当时吏治腐化的现象,王羲之多次上书朝廷,希望皇帝能亲贤远佞,严厉打击那些贪官、散官。

王羲之虽然外表洒脱不羁,但他的心中始终装着百姓,希望百姓能够“小得苏息,各安其业”。

兰亭集会兴盛事

人们常说:“字如其人。”

王羲之随性率直,为国为民,正是这样的心性,造就了王羲之“飘若浮云,矫若惊龙”的书法意境。

说到王羲之的书法,就不得不说一说他的《兰亭集序》。

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已年至五十,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的书法技艺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。

在上巳节那天,王羲之邀请了很多好朋友相聚于会稽兰亭,并乘着酒兴写下了流传千古的《兰亭集序》。

后来酒醒,王羲之看了自己所写的序文,连自己也大为惊叹。

单说其中的21个“之”字,字字不同,各呈美态,短短三笔,变化无穷。

以后的日子里,王羲之总想找到当天的创作灵感,但反复重写序文,也终是求而不得。

这样一来,《兰亭集序》就成了连王羲之本人也写不出来的“绝版书法”了。

王羲之书法绝妙,历朝历代都不乏狂热爱好者,其中更以唐太宗最为狂热。

唐太宗曾评价王羲之说:

“心慕手追,此人而已,其余区区之类,何足论哉!”

于是他想方设法地去收购王羲之的作品,唯独那《兰亭集序》迟迟没有到手。

《兰亭集序》为王家历代传承之宝,从王羲之开始,一直传到第七代子孙王法极手中。

但王法极后来出了家,便将《兰亭集序》传给了自己的徒弟辨才和尚。

辨才和尚是十分爱财之人,他对这件墨宝十分珍惜,一直藏在自己家中,秘不示人。

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,唐太宗得知《兰亭集序》的真迹在辨才和尚那里,于是就将他请到长安,想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这一真迹。

但辨才和尚一直装傻充愣,说这真迹早在几年前就不知所终了,自己也并不知道在哪里啊!

这唐太宗是一代明君,自顾身份,自然不肯去抢,于是只好把辨才和尚给放了回去,不过他依旧不死心。

后来,唐太宗心痒难搔,只好派一个聪明有谋的大臣,去辨才和尚那里打探消息了。

而这一重任,就交给了当时的监察御史萧翼。

千方百计取遗真

萧翼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于是就向李世民提了两点要求,首先就是不要公开,第二就是借给他几件王羲之的真迹。

在唐太宗应允后,萧翼便打扮成书生模样,来到了浙江绍兴辨才和尚的居住地。

萧翼先是不动声色,每天都在辩才和尚家附近的寺庙里观看壁画,以此来吸引对方的注意。

果不其然,辨才和尚渐渐对萧翼产生了好奇,于是主动和他攀谈起来。

萧翼见对方已然入彀,不由得暗自欢喜,和辨才和尚谈了两句,便说自己有几件墨宝想卖出去,补贴家用。

辨才和尚一听便上了心,邀请萧翼到家里一叙,两人从此成为好友,渐渐无话不谈。

萧翼见时机已然成熟,便对辩才和尚说:

“我从小就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,实不相瞒,我带的这两件珍宝就是王羲之的真迹。”

辨才和尚一听十分高兴,赶紧让他拿出来瞧一瞧,萧翼便把两件珍宝递了上去。

辨才和尚一看,果然是王羲之真迹。

和尚攀比之心较胜,不甘心被别人比了下去,于是便道:

“你这虽然是真迹,但却不是最好的,我有一件墨宝,堪称举世无双。”

萧翼听后表示不相信,辨才和尚笑而不语,带着萧翼进了自己房里,将《兰亭集序》的真迹取了出来。

萧翼因此得知《兰亭集序》所藏之地,后来找了个机会,竟将这幅珍宝给偷了回去,献给了唐太宗。

唐太宗得到墨宝后,很是高兴,但终究有些愧疚,于是便赏给辩才和尚许多钱财以作弥补。

只可惜辨才和尚心有所失,心情抑郁,没过一年就病逝了。

再后来,《兰亭集序》竟被唐太宗带进了自己的陵墓之中,从此绝迹于世间。

虽然,兰亭真品如今已无处可观,但从后世摹本中,我们仍能窥见兰亭遗韵。

右军本清真,潇洒出风尘。

《兰亭集序》之所以为世人追捧,不仅是因为书法本身的魅力,亦得益于王羲之本人的人格魅力。

赵孟頫在《松雪斋书论》中说:

“右军人品甚高,故书入神品。”

王羲之的一生,可谓“成也书法,败也书法”。

因为书法,他为万世铭记,成了世代称颂的“书圣”;

但也正是因为书法的光芒太过耀眼,掩盖了他尽职尽责、为国为民的拳拳之心。

也许,我们只有揭去他书法上的光辉成就,才能真正看到一个实实在在的王羲之。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